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从宏观上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来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以期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国家面对新挑战的竞争力。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缺乏立法保障、教学理论与市场需求脱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健全、校企合作弱化、缺乏资金支持等等,这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发展和完善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发达国家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和积淀,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具特色与优势。“洋为中用”,这对我国高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借鉴作用。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 英国的“三明治”模式、 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 澳大利亚TAFE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俄罗斯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模式。

德国“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模式是一种学生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和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教育,突出“双主体”育人。其基本特征如下:①双主体育人。企业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②完善的立法经费保障。企业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院校的教学都必须遵守政府的法律法规。③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并开。④规范教学管理。⑤市场需求决定培训目标。

德国双元制实践精髓:“生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高度一体化。

双元制本土化建设与推广

AHK双元制+本土化教学=本土化教学实践模式

课程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双元制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标准与体系建设

行动能力导向下的课程体系开发

我们所面临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 1) 人才定位:目标不准确

  • 2) 校企合作:缺少保障;不深入;部分企业不具备条件;部分学校需求定位不准确

  • 3) 教学管理:没有执行原则、随意性大

  • 4) 硬件资源:运行低效、缺乏保障;重视技能、轻视情境教学、忽视学习能力培养

  • 5) 教学内容:缺少职业化培训标准、欠缺质量生产性过程要求

  • 6) 师资队伍:缺少生产经验、缺少职业化师资、没机会深入企业培训学习